1. English
  2. 繁体中文
  3. 简体中文
站內搜索

心經講記

作者:第九世 堪千創古仁波切 教授阅读: 下载阅读

《薄伽梵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釋論

第九世堪千·創古仁波切 教授

 

 

第一章    一切,從發菩提心開始

善的動機:發菩提心

我們修行大成佛法,不論是聽聞或自己修行,重要的是要有正確的動機。我們有時會有不凈心,若以不清凈的心來修學,就會起貪、瞋、癡。因此我們必須觀察自己,是以何種心情來修學?如果我們的起心動念,僅是為了自己得到安樂解脫,這不能說不清凈,但很狹小,是小乘人。所以,我們要放棄這個只為自己修行的動機,轉而培養善的動機,並且讓它增長。這個善的動機指的就是,讓我們生起廣大菩提心。

菩提心有兩種意義:第一是慈悲,第二是智慧。

 

一、慈悲:慈悲是長養菩提心的關鍵

我們想想,在輪回中的眾生有多少?這些廣大的眾生都希望得到安適,避免煩惱痛苦。然而這些眾生都不知道,如何才能得到快樂,去除痛苦?始終都在煩惱中追求。我們該如何幫助他們?唯有佛具備足夠的能力,可以度化所有的有緣眾生離苦得樂。因此為了要幫助這些苦難的眾生,都得到安樂,遠離痛苦,我們應生起菩提心,發願成就佛果。

 

二、智慧:智慧是圓滿菩提心的關鍵

眾生都想避開種種痛苦、煩惱和不如意,但是避開並不能徹底解決問題。要真正離開煩惱,就必須成佛,只有獲得圓滿的智慧之後,才能真正的斷除煩惱和障礙,成就佛果位。

我們今天來此求法,不是為了個人的利益,是為了一切眾生,願一切眾生都得到慈悲和智慧。由此發心,就是善的動機。

 

三世諸佛之母:般若波羅蜜多

佛轉法輪,第一次是在鹿野苑說四聖諦,講的是小乘法,即自己解脫成就羅漢果位,第二次在靈鷲山講智慧法門,即般若波羅蜜多,佛向許多比丘、菩薩、羅漢說般若波羅蜜多。

佛第一次說般若波羅蜜多,四句一偈,一共說了一億偈,第二次說一千萬偈。這二次所說都只留在天上,沒有留在人間。後來又說了十萬偈、二萬五千偈、八千偈,這些流傳在人間,屬於廣法。而《般若心經》則是十萬偈、二萬五千偈、八千偈中的心要精華。

我們為什麽生在輪回中,受無盡的苦?是因為無始以來的無名所導致。我們若能去除無明,就能切斷輪回;不能去除無明,就會隨著輪回的業力流轉。去除無明的方法,得靠智慧法門。如果只是小智慧,還不能離輪回,一定要有大智慧,才能到彼岸。因此六般若波羅蜜多(六度),以智慧最重要。

西藏人講《心經》,一定加上梵文的經題,表示是由佛親口所說。為何要加上梵文經題,可由三方面來說明其意義:

一、代表法的清凈廣大,是佛親口所說。

二、帶給我們力量,使我們生堅定心,在賢劫千佛出世時,我們願跟隨每一尊佛聽聞佛法。

三、感謝翻譯,若沒有翻譯,法門再好對我們都無用。

「薄伽梵母智慧」就是「般若佛母」的意思,因為般若波羅蜜(智慧)是一切佛的出生處,是三世諸佛之母,而且無論是聲聞、獨覺、菩薩,也都是從般若佛母中精進得來,因此般若佛母能生四乘,即聲聞、獨覺、菩薩、佛。

 

起信:五圓滿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靈鷲山,與大比丘眾及大菩薩眾俱。」

這一段經文有五種圓滿:

一、法圓滿:「如是我聞」,因為聽到般若佛母,也就是聽到空性,得到成佛的因素,所以叫法圓滿。

二、時間圓滿:「一時」,佛到世間傳正法,而且是傳大乘法,我們因為聽聞佛法而進入大乘。佛傳般若法的機會很少,我們在此時因聽聞而得到成就,故是時間圓滿。

三、教主圓滿:「薄伽梵」是教主的名字,有二種意義:斷圓滿與證圓滿。

斷圓滿:斷除一切煩惱障、所知障。

證圓滿:具足一切智慧、悲心與力量。

佛與聲聞、獨覺有別。別是特殊的意思,佛的特殊究竟與聲聞獨覺不同,聲聞獨覺雖有斷有證,但是不及佛;菩薩的斷與證,也不如佛。所以佛的證悟圓滿是徹底的證與斷。

四、處圓滿(地點圓滿):佛在王舍城靈鷲山傳法,所以是處圓滿。

五、眷屬圓滿:佛傳法時,有很多的大比丘眾與大菩薩眾,及在家眾,這些是看得見的眷屬。看不見的還有觀音菩薩、文殊菩薩,金剛手菩薩等共八萬人都來聽佛說法,所以是眷屬圓滿。

為何要提到五圓滿?因為有些人在過了很多年之後對佛法有懷疑,他們有的懷疑佛是否有這麽大的能力,有的懷疑受佛大法的菩薩有沒有這種智慧。為了消除這種疑問,所以說五種圓滿。我們若對佛法產生懷疑,就無法修行,無法成就。同樣的,我們若對菩薩產生懷疑,就是對佛法沒有信心,不能產生信仰。

另外,佛傳法時沒有文字,有些人會產生懷疑。為了去除這些懷疑,佛說法時,有些菩薩就受到佛的特別加持來記憶。

「爾時,薄伽梵入深明法門三昧。」

佛在靈鷲山傳法時入定。深的意思是顯現空性、萬法實性及真如法性,明是能見真如法性。

佛傳的法有經與論。經是佛親口所說:論是佛圓寂後,弟子廣加集成、註解而來。經有三種:

一、佛親口所說。

二、隨行大菩薩,如觀音菩薩被加持所說。

三、佛在禪定神通中所傳的法。

這部經是佛在三昧定中加持觀音菩薩所傳的法。

 

 

第二章    精進與慈悲 

 

是時,復有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觀照般若波羅蜜多深妙之行,照見五蘊皆自性空。

於是壽命具足舍利子承佛威力,白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若有欲修般若波羅蜜多深妙行者,作何修習?」

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告壽命具足舍利子言:「舍利子!若善男子、善女子樂修般若波羅蜜多深妙行者,應作是觀:應以五蘊亦從自性空真實現。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亦不異色,受想行識,亦知是空。」

首先,我們學佛修法的動機要正確,若有不正確的動機,惡的動機,或不惡不善的動機,這些都要除去,要建立好的動機。

動機可分二種,一是比較小範圍的發心,一是發大菩提心的動機。小的動機主要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修法,雖然沒有錯,但是太小了;大的動機就是利益廣大眾生的大菩提心,我們要想到如虛空般的眾生,願他們得到快樂。要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必須用功,尤其要接受般若波羅蜜多的教法。有這個善的動機,可以得到成佛的因。所以我們要發願一切眾生得到究竟安樂,樹立善的動機。

昨天提到五圓滿,是解釋般若波羅蜜的開始。具足五圓滿之後,佛入深明定,觀音菩薩、舍利子得到佛的加持,互相問答。

 

發菩提心的層次 

菩薩有很多種,有的是普通的菩薩,有的是登地菩薩,例如八地、九地、十地的菩薩,這些大菩薩幾乎已除去所有的煩惱障及所知障。

發菩提心有三種:

一、像國王的發心。意思是說:國王是先想到自己的權利,再想到利益百姓。有些菩薩是先利益自己,再度眾生。

二、像船夫的發心。船夫都希望船上的人包括自己在內,順利到達彼岸。這些菩薩希望自己與眾生同時成佛,是中等的發心。

三、像牧羊者的發心。牧羊者有很多羊,他先想到把羊送到有好的水邊,他僅想到羊的利益,而不顧自己是否會碰到下雨等事情。好的菩薩是先知道眾生苦,先拯救他們,先讓眾生得到究竟成佛的快樂,而後自己再成佛。

剛才提到三種發心,觀音菩薩、文殊菩薩、金剛手菩薩,他們的發心像牧羊者,都先想到眾生,所以他們是大菩薩。事實上這些菩薩早已成佛,他們是為了度眾生,幫助眾生成佛,才再現菩薩相。

 

了解空性,必須精進  

觀音菩薩已經具足一切慈悲的功德及遍知,因對眾生慈悲,所以常以慈悲之眼看眾生。觀音菩薩除了具足慈悲、智慧、功德之外,「自在」是觀音菩薩不同於其他菩薩的地方。

觀音菩薩由深妙禪定的加持,透徹了解萬法實相的意義、精神,知道萬法實相是空。要了解這些必須精進,因為這裏面的意義深廣。所以觀音菩薩在般若深行時,照見五蘊,知自性空。對於不了解空性的眾生,生起大慈悲。而了解空性的眾生能從五蘊色受想行識了知「五蘊能生不凈」。所以五蘊本性是空,但不是什麽都沒有的空。

觀音菩薩與舍利子的所問所答,都是佛所說的法。舍利子是小乘的,他徹底了知四諦法和人無我,對於萬法無自性的空性,他不了解。這裏是由於佛的加持,使他產生想要請教的心,讓他可以了解般若波羅蜜,而得到利益。舍利子在觀音菩薩行持般若波羅蜜深行,照見五蘊皆空之後,請教觀音菩薩:這裏還有很多菩薩,他們要如何了解般若波羅蜜?如何了解空性?如何利益眾生?

下面是舍利子請教後,觀音菩薩的回答。首先提到善男子、善女人,可分二種,一種是可以修般若波羅蜜,一種是無法起修。可以起修般若波羅蜜者必須對眾生有慈悲心,對正法有信解心,對三寶有信仰,否則就無法起修。

 

兩種方式理解空性   

《心經》的內容就是般若波羅蜜,它的含義深廣,可分兩方面來解釋,一是字面上直接的解釋,一是暗示的方式。

直接的解釋是說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無色、無想、無眼、無舌、無耳」等,這些都表示萬法性空,世俗諦都是無自性的。這是由字面上來解釋空性。

由暗示上來解釋空性,是由初地到十地或五道修行上來說。無色、無聲、無耳代表初地到十地的修行過程中,如何去除受到的挫折和障礙?這些都由般若波羅蜜中得到暗示。

由於佛的加持,在場的菩薩都可以體會萬法性空的道理,但是對於後來的人,就要加以解釋。因為不解釋就不能了解,尤其龍樹菩薩《中觀》所提到的萬法性空,他是就理論來說,以智慧來解說空性。後來的月稱、寂天菩薩也都用理論來推論萬法空性,都是直接來解釋空性法。

暗示空性是從次第上來說。彌勒菩薩五大論中《現觀莊嚴論》是從初地到十地的次第來解說空性,因此彌勒法門主要是以暗示來解說空性。

 

慈悲心能消業障    

無著菩薩修彌勒法門十二年,沒有得到相應,因此想要放棄。有一次在路上遇到一只受傷的狗,無著菩薩從內心生起慈悲心,想救這只狗。狗的傷口上生了很多蟲,如果要救狗,蟲便會死;不讓蟲死,狗會死。於是他從自己身上割下一塊肉給蟲吃,為了避免傷到蟲,還用舌頭把蟲舔下來,放到肉上,這樣既可救狗也能救蟲。就在他舌頭碰到狗身時,彌勒菩薩現身了。

由此可知,必須對眾生有很大的慈悲,始能消業障,這是彌勒菩薩示現成狗對無著菩薩的考驗,而無著菩薩也真實生起慈悲心,所以能成就。後來無著菩薩跟隨彌勒菩薩學五大論,這是由彌勒凈土帶來的,最主要的是《現觀莊嚴論》,內容很多,歸納起來有七十品,扼要的講述般若波羅蜜。

再來是五蘊,色是形象、受是感受、想是分別、行是行為,這些本身都是空的,我們要了解五蘊本空。龍樹菩薩是以理論來說萬法皆空,這裏也是,要先觀因,再觀果,先看因的本性,再看果,從因果中了解空性。

龍樹菩薩說萬法是緣起法,不是自性存在的,所以是空性。緣起法的意義很深很廣,簡單來說,世間法的一切皆是相對的。仁波切以手中長短兩支香來比喻,提到長短我們都很明白,不會以長為短,以短為長,但是如果把短的換成更長的,前面的長的就變成短的了。

 

第三章    現在,看看「空性」是什麽 

 

消除無明,需有智慧

我們修學「心經」時,如前面所說,要有正確的動機及廣大的菩提心,不要有不好的、狹小的、不善不惡的動機。我們一直在生死輪回中,而輪回的根本就是煩惱。有煩惱是因為自己做了惡事,所以煩惱的來源是無明。無明是不知萬法實相所導致,要消除無明,就必須有智慧。

智慧有世間的智慧與出世的智慧。出世的智慧可解決一切問題,而世間的智慧只能得到暫時利益,而不能去除無明。《心經》是超出世間的智慧,主要是經由聞思修來消除無明,以達到佛的境界。

我們常生幻覺,本來不是如此的,我們以為本來如此。以繩子來說,我們的幻覺以為是蛇,因為我們心中有恐懼,有恐懼時拿著武器也沒用。要消除恐懼就要認識真相,了解它是不是蛇。世間人有很多類似的幻覺。

世間的人因我執與執他而生貪,造成很多煩惱和痛苦,即使我們很努力的想克服煩惱也沒用。我們必須在知道萬法實相之後,才能消除一切煩惱和痛苦。例如,我們做惡夢時,心中會害怕,醒來時,恐懼就沒有了。

我們因我執與執他而有貪瞋癡,當我們了解空性之後,這些就會消除。當然這必須要有很大的智慧。

有人會懷疑,暫時的空性可不可以消除煩惱?這是沒有辦法的。空性要不斷地修,才能了解,因為我們有深重的習氣,暫時的空性不能解決問題。我們必須在了解空性之後,不斷地去修行,才能解決問題。

有些人修空性時,不了解實相,這是因為不明白四諦法的意義,雖然名叫修空性,但不知道空性的真義,就不會有結果。從《心經》當中,我們要確實認知空性是什麽?龍樹菩薩從理論讓我們了解空性,我們要確實了解之後,才能把空性修得很好。

 

從分析事物的組成了解空性 

昨天主要是以緣起法的理論說明空性,今天我們以觀察本性來了解空性,這可從分析事物的組成來理解。比方說,我把右手舉起來,我們看到時以為是實在的現象,其實並不實在。我們必須觀察大拇指是不是手?並不是;其余四指是不是手?也不是;皮下的肉與骨是不是手?當然不是;如此觀察分析就找不到手了。手是這些皮骨血肉所集成,是我們的心把它取名為手。手是這些因緣和合所成,但在實相上來說,是不存在的。

同樣的,左手、腳、甚至整個身體都是由很多因緣所合成。我們看到的房子、山、水,看來好像真的有,其實也是眾因緣的組合體,根本不具有任何獨立存在的本體,這就是空性。空性有它的正確性,我們先了解空性的意義,再生信心,才正確。

萬法自性本空,我們要如此了解空性。有人把不實有的當實有,把非自性的當做是自性的,這叫顛倒,因顛倒就會落入輪回。

 

觀察空性的四個角度  

觀音菩薩首先以色(物質)為例說明,從四個角度觀察空性:一、色即是空,二、空即是色,三、色不異空,四、空不異色。這是說:我們眼睛所見的山、水、房子,雖是空的,但並不是什麽都沒有的空,而是因為無自性,所以叫空。

「色即是空」的意思是,我們所看到的形相,它的本性是空的,在本性空之外並沒有另一個空。我們如果認為消除掉實有的物質,就是空,那是不對的。因為是物體的自性空,因而可以在性空之中顯現出色法形相。

舉例來說:我們睡覺時夢見老虎、大象,這些顯現是夢中才有的,並沒有大象老虎的真實本性。醒來後老虎大象雖不存在,但在夢中有。所以,有與沒有同時顯現,空與色是同時存在的。

我們看到火或水,火的本性是空,但是它會顯現出燙人的一面。火會燙人是世俗諦,它的本性空是勝義諦。所以,世俗諦與勝義諦同時存在,空與顯現也是同時存在的。

我們剛才提到空性的顯現,這是佛傳無相法時所說的,就是說「空而顯現,顯現而空」。這雖有道理可解釋清楚,但實修上並不容易。所以在實修時,要有上師的口訣,修起來才比較容易。


實修空性的著手處  

空性在實修上可分顯空雙運、明空雙運、樂空雙運三種,並要依據《三摩地王經》來修。佛說《三摩地王經》時,有菩薩、天人等共八萬人聽講。佛告訴大眾,未來正法會衰退,那時《三摩地王經》很重要,有誰可以流傳它?當時有一位菩薩發宏願,要弘揚此法,這菩薩就是月光童子。同時還有很多菩薩在佛前發願,要護持三摩地王法。那時佛授記,將來在印度北方有一個當醫生的比丘,會弘揚此法,這個人就是月光童子所轉世。三摩地王法也就是大手印。大手印主要在修心,而心的修法可遍一切法。顧名思義,印是以印章來授權,我們只要從心上修,即可遍布一切。

「明空雙運」的修法,可分外與內。外在所顯現的都是空的,可不必尋找,重點在內心。

先說明五蘊色受想行識的意義。色是形體,受是感受苦、樂或不苦不樂,想是心中所想的是或不是的念頭。依經律論中的論部所說,行蘊是分別心,共有五十一種,又分善、不善與不惡不善。善是對三寶的信心及不放逸等,不善是邪見、瞋心等,還有不善不惡的,如我見等等。

再說色蘊,字面上來說只是識,眼識可看色,耳識可聽聲音,鼻識可聞香,舌識可以知味道,觸識可知冷暖,意識可以感覺一切法,再加上第七識是較長久的,也是煩惱識;「我」雖不常想,但因習氣之故,常有「我」的感覺存在。第八阿賴耶識是藏識。

以上所說的色受想行識,有些人會以為這些都是實有的。比方說,受會使我們生出這是好的或是不好的分別,這些感覺好像是真的。苦樂也是,好像真的有苦與樂的樣子出現。我們所感受到的,好像是真的感覺,這些都是世俗諦。

從「顯空雙運」來修,我們會知道分別心,並且認識分別心。

從「明空雙運」上來說,當我們感到好像是真的時,要觀察我們的感受,如何生起?住留在哪裏?何時滅?當我們這麽觀察我們生起的心念時,它的顏色、形體如何顯現?因為顯現不出來,可知新的本體是空。

心所起的分別心是世俗諦,如果真正從本性來觀察,是找不到的。比如瞋心,瞋心的力量強大,使我們無法忍受,我們若針對瞋心的本性去觀察,瞋心在哪裏?在身體的裏面或外面?其實是找不到的。因為找不到,所以瞋心無自性。瞋的力量雖然強大,但是它的本性是空。瞋心生起時,就觀察瞋心從哪裏出生?住留在哪裏?消失於何處?當我們在心的生住異滅的過程中尋找時,瞋心已經消失。

大成就者說過,瞋心的本性能生明空。明是明了。瞋心生起時,我們馬上知道它是如何生起的。心中清楚時,自然明白它的本性是空。這樣真實的去體會時,瞋心所造成的心苦,自然會消除。除了瞋心之外,還有貪念、妒忌、驕傲、我執,這些心相好像有,而它的本質也是空的。我們若能真正去體會,就會了解。

受蘊是苦樂的感覺。樂的感受是暫時的,因暫時的快樂而執著,會產生痛苦。當樂受生起時,我們要從本性去反觀它,是無自性,不存在的。

以上是說貪瞋癡生起時,我們要明白它非自性有,是找不到的。

空性是不是表示心也變空了?不是的。心的本性是空,但是心中的覺性並不會消失。所以心的本性是空,卻能顯現、覺照一切,也就是說顯空雙運、明空雙運,彼此無二無別。

這是用顯空雙運、明空雙運來解釋五蘊自性空。

此次有機會聽聞《心經》,希望大家首先要認真地聽,然後要好好地實修。今天講到這裏。

(編案:關於實修空性,尚可參考創古仁波切所作《大手印第一課:三摩地王經實修導引》第80頁至第91頁,有更詳細的解說。)

 

第四章    六度與三解脫門 

 

「舍利子!以是諸法性空無相,不生不滅,無垢亦無離垢,無減無增。舍利子!事故空中無色、無受、無想、無行、無識、無眼、無耳、無鼻、無舌、無身、無意、無色、無聲、無香、無味、無觸、無法,無眼界乃至無意界、無意識界。」

我們首先發菩提心,是為了救度輪回大海中如自己父母般的一切眾生。因此,好好地學習《心經》,然後好好地修法,願把痛苦輪回中的一切眾生,都引領至佛果為止。

寂天菩薩告訴我們,輪回中的眾生有煩惱,如果我們發菩提心來救度他們,不但自己成為菩薩,成為佛子,也可以受到一切天王、輪王的恭敬。意思是說:輪回的煩惱雖重,如果我們能發心,不但我們自己的名稱會改變,從眾生變成菩薩,還同時受到天王的恭敬。這是說,發菩提心有殊勝的功德。

《佛本生傳》中提到佛在因地時,曾經到地獄去。在地獄中拉鐵車,拉車的有兩人。佛的力量大,另一人的力量小,因此常挨打。佛很慈悲,就想由他一人來拉車好了,以免另一人挨打。獄卒看到了,拿起鐵錘就從佛的頭上一敲說:「你太慈悲了。」佛因而往生,投胎到天道。

我們聽法時要發菩提心,修法時要帶著好的動機。好的動機很重要,不只是聽法時要發菩提心,甚至行住坐臥任何時間都要有菩提心。這一點非常重要,希望大家不管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忘失菩提心。


六度的意義  

在學習《心經》之時,我們要知道什麽是六度,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前五度是在修福,首先談布施。

布施可分三種:一是物質的布施,主要是對窮人和需要幫助的人,給他們衣與食的幫助。二是無畏施,當眾生碰到恐懼或生命危險時,我們幫助他去除恐懼,減少痛苦。三是法施,有些人想得到暫時的快樂,或尋找究竟成佛的方法,我們必須幫助他們。對於未入佛門的人,我們接引他們入門;已經在修的,希望他們修的法,沒有錯誤;修得不錯的,希望能幫助他們,修得更徹底。

持戒,主要是把身口意不好的行為,改變成善法。就大乘菩薩的戒法而言,可分三方面來說:一是攝律儀戒,把現行的身口意,所有的不善行為,都舍棄糾正。二是攝善法戒,一切善法都能攝受修持,把身上不好的行為,整治為善的。口中要說利益眾生的話,意念上自己對佛法必須有信心、有信仰。三是饒益有情戒,不只把身口意控制好,還要利益他人。因此要做到四攝法,一、布施,幫助有困難的人。二、愛語,要說使人愉快的話。三、利行,對不了解佛法的人,要教他修;已修的人,幫助他,修的更好。當然我們自己要先修好,自己做不好,怎能教別人。四、同事,親近眾生,和眾生同甘共苦,就易於接引眾生進入佛門。

再來談到忍辱,為什麽要修忍辱?因為我們有瞋心。瞋心是罪業中最重的,即使你做了很多善事,但是瞋心一起時,把一切都消除了。而對治瞋心最好的辦法,就是修忍辱。忍辱可分三種:一是他人傷害你時,對他要有忍辱心。意思是說別人做任何傷害自己的事情,我們要知道瞋心的本性空。寂天菩薩告訴我們,凡夫有瞋心是很自然的事,所以當人家傷害你時,不必去理會,慢慢的就可以忍辱了。這是說當我們了解瞋的本性之後,不要去理會他。如果人家傷害你,你就跟他吵架,這樣彼此都不好過。寂天菩薩告訴我們,火的特性就是燙人,我們既然知道火會燙人,何必把手伸進去?所以,當別人傷害你時,要知道凡夫都有貪瞋癡慢疑,我們不必去計較。

二是接受,我們在輪回痛苦中,既然知道輪回中有痛苦,就要接受,忍辱是消除痛苦的最好方法。

三是修持佛法有困難時,要忍辱,聽法時的痛苦要克服。我們在聞思修的過程中,一定會碰到困難,如果不去克服,就無法成就,克服困難的方法,就是精進。

精進指的是在善法上精進,在布施、持戒、忍辱的基礎上精進修行。精進可分兩點說明,第一點是說做任何善事或修法時心要寬大、不懈怠,且對修法要有信心。有些人認為,為了成佛而修法,是無法做到的,因此就退了心。我們若是為了度一切眾生,就應可做到任何一件善法。所以我們要有勇敢、不放逸的心,像菩薩一樣精進。第二點是加行精進,指長遠的精進心,不是短暫的,盡全力積極努力的落實在修行上,便可成就。有些人短時間內很用功,時間一久就不一樣了,因此我們一定要有長遠的精進心。

禪定有世間和出世間的禪定二種。禪定的意思是超越了身口意的善業,專註於一心。《俱舍論》說世間的禪定,包含色界四禪天及無色界四禪定,就是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出世間的禪定是人無我與法無我。

以上的五度是在累積福德資糧,以此基礎來修六度。五度中最主要的是禪定。

 

從三解脫門理解空性

現在回到《心經》的經文上面,昨天說到五蘊皆空,今天說明空性的本性。萬法本性是空,我們所知的任何物質均非自性有。空性可以用三解脫門來解釋。我們墮落在輪回中所受的苦,以及惡緣所造成的障礙和挫折,可以從三解脫門得到解脫,就像囚犯從監獄的大門解脫出來一樣。

一、本性(空門),剛才提到五蘊的自性是空,例如火的性質是熱,而火的自性空;水的性質是濕,它的自性是空;一切物質都非自性有,是空性的。

二、因(無相門),萬法雖無自性,但從世俗諦來說,因可生果,並可看到果。而從自性上說:因不會生果,果也不會生因,因為一切法都是空性的緣故。

三、果(無願門),我們是凡夫,以世俗諦來說,因可生果,果也會增長。其實萬法因為有空性,所以因既不生,當然也無果,就是說:既無生,自然無住,無滅。

我們知道諸法性空,所以無生、無滅,無垢亦無離垢。在修行的過程中,我們斷除煩惱障與所知障,就能離垢。但在自性上是無垢的,也就沒有離垢可言,所以無垢亦無離垢。

「無減、無增」是說:我們雖然知道有輪回的痛苦,知道要修法,但從初地以至成佛,這些其實都是幻覺,因為法性本無增減。


我及我所有皆自性空 

我們要知道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都是空性,不了解佛法的人不知道萬法本性是空,所以本來無我的,卻執著我的存在。不但執我還有俱生我執存在,因為無始以來的我執,讓我們以為身是我,或者心是我,這是我的身體,是我所有,這些都是俱生我執。

《俱舍論》是以世俗諦來解釋五蘊,色是空,受想行識也都是空。這是為了讓我們知道四大本空,五蘊非實有,而所執著的我也不可得,所以是法無我。

我執是煩惱痛苦的根源,又分執我及我所有。為什麽我執是痛苦的來源?比方說,在表店,有一個買表的人所買的表,當場就摔壞了。旁邊的人看了,沒有什麽感覺,但是表壞掉的人,馬上起煩惱,這就是我執及我所有所帶來的痛苦。而在表的本身是無我的,因為不管是哪個人的表破了,都一樣是壞了。

我們要了解「我」本來不是我所有。我是五蘊和合的,假名為「我」或「人」,其實都是無自性的,不能獨立存在的。

十二處的本性也是空。十二處是六識的對境,二者合起來說十八界。十八界分內六界與外六界,內六界是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外六界是眼見的色塵,耳所聽的聲塵、鼻所嗅的香塵、舌所嘗的味塵、身的觸塵以及意的法塵,再加上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及意識等六識,稱為十八界。


實修要有上師的口訣

經文中在佛的加持下,觀音菩薩與舍利子的問答,主要談的是空性問題。實修時,則必須要有上師的口訣,包含身體的要點、修心的要點等。先談修止,修法時的姿態(禪修的姿勢)有七支坐法及五支坐法,這裏說的是五支坐法。

禪修時主要是心的修持,但身心是一起的,因此要說身體的坐法,即禪修的姿勢。

一、坐在墊子上。為何要坐著而不是站著或是躺著?因為站著不容易把心安定下來,躺下時又容易昏沈,所以要坐著。

二、必須坐直。坐直時血脈順暢,心就會清明穩定。

三、雙手結定印。如果不結定印而把手舉起來,心就不容易安定。

四、呼吸要自然。不要去註意呼吸的長短,自然就好。

五、眼光要經過鼻尖,註意前方某一點。不要閉上眼,這樣就不會昏沈。眼睛所註意的位置,有很多種說法。印度有些外道為了得到他們的教主大自在天王的加持,他們的眼睛都往上看。小乘人為了自己得到成就,怕煩惱生起,他們的眼睛向下看。我們是看法界實相,所以不往上也不往下,是向前看。

有些法友們會說,禪修時會流淚,有時眼睛模糊。這是太執著眼睛的緣故,我們主要是在反觀自心,因此不要太註意眼睛。

我們講解《心經》,就是要了解空性。我們雖然要明白萬法空性的道理,但在實修上,則要有大成就者的次第及口訣。因此,藉此機會教導禪修的方法。

 

第五章    十二因緣與七支坐法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發菩提心可燒盡罪業 

我們聽聞《心經》的講解,機會很難得,因此我們的動機要正確,要發起度一切眾生成佛的菩提心。有菩提心,一切善業都會圓滿,並且得到成佛之因和無量的功德。如果沒有菩提心的基礎來行善,結果就像香蕉樹,只結一次果就枯了。菩提心能增長廣大一切善業,如同如意樹每天都結果實,它的樹每天都在長大。末法時劫火可燒掉一切物質,同樣的,發菩提心,可燒盡我們所造的一切罪業。

釋迦牟尼佛在金剛座上了悟空性,因為空性法很深很廣,一時無法被人們了解,所以佛陀沒有馬上說法。佛法雖然珍貴,但更重要的是必須傳達給眾生知道。後來由帝釋天和大梵天供養黃金打造的法輪和白海螺,右旋的白海螺象征吉祥,然後請佛轉法輪。空性法妙用廣大,就像甘露一樣可以去除眾生的一切痛苦。

上次說到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這些都是自性空。雖然在世俗諦上是有,但是自性是無,勝義諦解釋空性是用初地開始的次第來說明。


獨覺的修行:順逆觀十二因緣  

現在說十二因緣法,十二因緣法有小乘的次第及獨覺的修行次第。獨覺修十二因緣法,有順觀十二因緣和逆觀十二因緣二種次第。

獨覺的修行有二種方式,一是大眾的,就是大家住同一地區;一種是獨立修行,他們都是投生到沒有佛出世和沒有佛法的地方來修行。這是因為他們的前生曾依止善知識,已累積很多福德資糧,但是他想獨自修行,所以投生到沒有佛及沒有佛法的地方,依著他前世的熏習來修行。

獨覺的特點是智慧強,慈悲心較弱,同時對輪回的出離心較大,不願收弟子。若遇到有緣弟子時,也都用神通的力量來教化。獨覺的修行都在墳場,是為了要生起出離心。他觀察人的骨和灰是從哪裏生起的,然後知道人老了之後會死,人的骨灰是因為老死而產生,若無生就不會有死,也不會受到輪回的痛苦。他們從這樣的觀察中,體會十二因緣和生死無常的道理。獨覺在順觀十二因緣時,體會到人會死;逆觀時,能觀察到人會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