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nglish
  2. 繁体中文
  3. 简体中文
站内搜索

「入悲智之门」_4「四圣谛」(1)

发布日期:2018-12-29 点击数:

前 言 

 

尊贵的堪布卡塔仁波切(Khenpo Karthar Rinpoche)是少数不经由转世传承而来的仁波切,他是在现世得成就,而由噶举派(白教)最高精神领袖第十六世噶玛巴大宝法王授封为「仁波切」。在讲究传承的西藏佛教之教派中,堪布卡塔仁波切是相当特殊的一位具德上师。第十六世大宝法王曾如此称赞过堪布卡塔仁波切的成就:「他是噶举传承的大师,对佛法的本源,异同及各层面和次第,从小乘、大乘到密乘均极精通,堪布卡塔仁波切具有菩萨利益一切的本质。」目前,堪布卡塔仁波切为大宝法王南北美洲根本道场:纽约上州屋士达(Woodstock)镇的噶玛三乘法轮寺(KTD)的住持,并为噶玛噶举派之南北美洲总导师及噶玛林闭关中心指导上师。是一位公认极有成就的大师。   

「入悲智之门」是汉藏佛学社继「大手印」一书之后,倡印的第二本堪布卡塔仁波切演讲集。本书共收集十五篇仁波切十几年来在各地弘法的开示,这些文章由台湾的居士大德翻译整理后,曾零星发表在各佛教杂志上,现由佛学社重新编辑校对结集成书。佛学社并恭请现驻锡在西藏祖普寺最尊贵的第十七世噶玛巴大宝法王亲自以藏文书写「入悲智之门」之书名,以为加持。    

本书能在美国出版流通,缘起于「福德海」读者及善心人士的发心助印。在此谨对所有助印者及参与此书出版工作的好友致万分感谢,希望读友诸君有机缘能亲自领受堪布卡塔仁波切的加持和教法。更期望最尊贵的第十七世噶玛巴大宝法王能早日莅临噶玛三乘法轮寺(KTD)举行升座大典;大宝法王,堪布卡塔仁波切及各具德诸上师们长久住世,广益有情,以及一切有情早证菩提,同趋佛道。

汉藏佛学社 

 

 

堪布卡塔仁波切简介  

 

堪布卡塔仁波切(Khenpo Karthar Rinpoche)

 堪布卡塔仁波切,一九二四年藏历二月下旬诞生于西藏西康(即青海省)勒西地区的一个游牧家庭。四岁,开始学习西藏语文与各种经典。十二岁,于青海省玉树县创古寺出家。十八岁,与数字僧众一同前往祖普寺,拜见噶举派(白教)最高精神领袖第十六世噶玛巴大宝法王陛下。二十岁,于八蚌寺第十一世泰锡度仁波切座下受具足比丘戒,随后返回创古寺,进行传统三年三月三日的闭关。出关之后,进入佛学院研读,深入经藏,直至三十岁。卅岁到三十四岁之间,和第十世创古仁波切一起各地旅行、自修、互相指导并教导小群信众了解佛法。一九五八年仁波切在三十四岁时,离开故乡,历经艰辛,半年后抵达印度。从一九五九年抵达印度之后,到一九七五年期间,仁波切受第十六世大宝法王指派常到不丹、锡金、印度、尼泊尔寺院教导年青一辈的僧侣修学佛法,并常闭关自修。一九七五年,仁波切五十一岁时,受第十六世大宝法王授封为「确杰喇嘛」(Choje Lama)。意为「至高佛法上师」。      一九七六年二月,大宝法王派仁波切到纽约上州屋士达(Woodstock)镇,建立噶玛三乘法轮寺(Karma Triyana Dharmchakra)并住持该寺院,亦为噶玛噶举派的南北美洲各地二十多个中心的总导师。

堪布卡塔仁波切到达纽约后,即致力于这个大宝法王南北美洲根本道场的建造及弘法利生的工作。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在堪布卡塔仁波切和巴都活佛仁波切的领导下,美国弟子们不断地贡献精力和劳力,在财力极其缺乏的情况下,以荜路蓝缕的精神一砖一瓦地建起宏伟的佛殿。如今噶玛三乘法轮寺是南北美洲最具有西藏色彩的寺院之一,亦是噶举派在北美洲的第一座寺院。

堪布卡塔仁波切行持极高,深入经藏有实修证悟体验,并以其耐心,慈悲和幽默广为大众所称道。堪布卡塔仁波切现在除了周末在寺院为弟子们教授佛法外,其它时间常常在噶玛林闭关中心,指导照顾闭关行者的修行及生活。此外,每年都受邀到台湾弘法灌顶,以利乐大众。

堪布卡塔仁波切数十年来弘法活动不胜枚举,下面所列为其近年数项重要活动:

☆一九九二年夏季,在纽约上州德尔海(Delhi)镇,成立噶玛林(Karme Ling)闭关中心。

一九九三年一月二十三日,仁波切正式为闭关中心的修行者封关,二十二位男女行者开始了传统的三年三月三日的闭关。本次闭关行者将于一九九六年五月下旬圆满出关。第二期闭关订于九六年十一月初开始。

☆一九九二年八月,仁波切和诺那喇嘛回到西藏祖普寺,拜谒乘愿转世再来的第十七世噶玛巴大宝法王。

☆一九九四年五月中旬,仁波切受邀回到青海省创古寺,指导创古寺闭关的喇嘛修行。

☆一九九五年三月十九日(观音菩萨诞),仁波切应「福德海」 月报和青年佛教通讯社之请法,在噶玛三乘法轮寺(KTD)为华人信众举行「四臂观音菩萨」灌顶法会,参加华人信众超过二百二十人众。

☆堪布卡塔仁波切与纽约上州庄严寺因缘深厚,近年时常应邀前往主持灌顶与授课。一九九五年五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仁波切再次受邀至庄严寺,主持第二届「西藏佛教讲习会」,讲授「修心七要」,参加学员达九十人众。

☆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十一日(观音菩萨成道日),仁波切应「福德海」双月报之礼请,莅临纽约法拉盛的台湾会馆,为华人信众举行「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灌顶法会,与会信众达一百八十人众。


注  释: 堪  布:藏音,指精通经、律、论三藏及禅修的住持,足堪传授灌顶及教法。 仁波切:藏音,意为宝,即上师宝之意。在西藏金刚乘(密宗)传承教派中,通常是对转世再来的修行人或具德上师喇嘛的一种尊称。 


 

四 圣 谛(1)

以下为堪布卡塔仁波切的开示,他讲述四圣谛,首先用讲述方法演说佛法,目的是使人人得以能够适应较深且较多的佛法教导,以达到忠诚信仰、尊师、敬佛。人人应该了解佛陀的生平历史及其一切言教,因为了解佛陀的生平历史,可帮助那些自以为已经成就解脱且可保持永恒不变证悟的人们,甚至可帮助那些要求快速解脱的人们,了解其实那些是不实在的。仁波切讲述佛陀的生平历史主要是澄清那两种错误的观念。     

佛陀时代,时间大约二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佛,名叫乔达摩,悉达多,诞生于伽毗罗国,国土位于北印度毗邻尼泊尔的地方,国王净饭王,王后摩耶夫人。

当王后十六岁时,她梦见一只六牙象入胎,从那时起,变得异常宁静祥和,她需要闭关,并得到国王应允。于是她住进森林,历时九月十天,感诸事无常。某日,忽然,举手抓一树枝,佛陀即从其右胁毫无苦楚地降生。出生后,佛陀前后左右步行七步莲步,然后手指上天说着:「于此世界,我将救度一切有情众生,使其清净解脱。」

这些事很快的传达到国王耳中。国王于是带着太子面见一位占卜家。他预知太子如选世俗人生,他将成人中王,若是选择出世修行,他将成就佛道

净饭王为着王位继承,遂尽力替年轻的悉达多太子筹计将来王国统治,故特延请名师教导五明、技艺等等诸类学科,由于太子颖悟过人,最后超越其师。     

十六岁时,依礼俗与耶输多罗公主结婚,过着一般家居生活,国王殷切关爱尽力避免他的心中闷闷不乐,设计一切玩乐技艺使其享受安逸,可是悉达多太子却经常个人离开家人、朋友独自到王宫附近各处花园静坐,内心自然地反省思索。国王知道太子对于奢侈生活渐生不满,深怕太子修行成佛的预言实现,而导致王位继承的中断,于是净饭王严禁悉达多太子离开王宫。     

净饭王的努力失败了,悉达多太子私自出宫四处游玩,他遇到佛法所说的众生四苦(生、老、病、死)。首先,他遇到三件事:见到一位老人、一位病人、及一具死尸,因此深深地受到这种沮丧情景的影响,于是萌生隐居之念。他开始思考痛苦的缘由,第四度外游,遇到一位寻求解脱的和尚,此后不久,悉达多太子,决定放弃王宫生活。

由他的随从车匿陪伴,趁众人熟睡时,出离王宫,经过多时行程,他们停下脚步,悉达多太子遂脱弃太子服饰及珍宝,换穿车匿所穿的简单服饰,他要求车匿回到王宫,带给家人安慰的信息:因受无明四苦的缠扰,而要寻求解脱之法。他指出一切众生聚会,终必不可避免地分离,故而力当放弃一切感情执着。悉达多太子立定志向,他说:「不达圆满解脱,誓不返家园。」于印度境内,六年时间,他勤修各种瑜伽,努力求成平等一心。他又从事各种苦行,曾一度节食以致瘦骨如柴,节食期间,几临死亡边缘,可是心灵却澄澈、明朗。曾经思索着,苦修未必可达成解脱.于是取消节食,接受牧羊女的供养,如此,他六年来的同修遂认定他放弃神圣修行而驱逐他离去。     

悉达多遂入尼罗禅河沐身清净,步行到达菩提迦雅,傍晚在菩提树下以莲花金刚坐,誓言:「纵使消瘦嶙峋,不取正觉,誓不离此。」晚间,杂念丛生,亲见无数随身带着可怕兵器的武士围攻,由于三昧定力遂使消极恐惧成为祥和清净,兵器化成花朵,当再产生妄念与散乱时,他却安住不动,全神贯注端坐,最后成就正等正觉。大地震动,晴空落雨,响应他的无上成就,破晓时分,成就佛道。     

首先,于成佛四十九日内,佛陀保持静默,由于他人未必能了解成佛本质故未行说法。后来,天人们请求佛陀为求法者说法,佛陀到达波罗奈,以前的同修驻锡在鹿野苑,当他们看到佛陀来临的时候,彼此嬉笑,决定嘲弄佛陀,可是当佛陀接近他们的时候,他们看见佛陀毫光闪烁,瞬间自然肃然起敬,他们向佛陀请法,佛陀开始弘扬佛法。     

当佛陀在鹿野苑初转法轮的时候,他开示什么是四圣谛。佛陀把四圣谛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他简单将它们命名为:苦谛、集谛、灭谛、道谛。第二他说明诸谛,所受的业苦应被知晓,它的根源应被去除,为了根除苦受,需要修习一个法诀:道,然后才可离苦得乐:灭。第三他说:假如人人知道痛苦,则没有什么别的需要知道的;设使人人都能去除它的根源,则没有什么别的需要去除的;假如人人应用法诀,则没有什么别的需要应用的;如人人经验到灭境,则没有什么别的需要经验到的。听受如此殊胜之法教,闻法者有的证得了阿罗汉果位。可是我们没有如此幸运,能够亲闻佛所说,如今还需要详细解说。  

 

 

 

 

 

 

摘自「正法眼」      

 

(本书开示大部分皆摘自贡噶精舍出版的「正法眼」丛书,第一册至第五册,承蒙同意转载,特致谢意。)